欢迎访问南京市城市管理局网站

南京市城市管理局

当前位置:首页 > 部门动态

以“考生视角”答好“护考答卷”
责任编辑:  文章来源:南京日报  发布时间:2025-06-24 09:31  阅读次数:显示稿件总访问量

铃响、笔停、卷合……622日下午,2025年中考圆满落幕,当少年们如释重负走出考场,南京“城管蓝”们也悄然合上了他们一年一度的“护考答卷”。

三天高考,两日中考,数千名“城管蓝”化身考场外的“蓝色卫士”,他们,或是为忘带文具的考生递上应急纸笔,或是耐心安抚考场外焦虑的家长,又或是穿梭在周边街巷,轻声提醒商户“静一点、再静一点”……晨露打湿过他们的肩章,烈日炙烤过他们的帽檐,骤雨淋湿过他们的裤脚,但他们始终义无反顾,用执着和坚守筑起一道坚实的屏障,将一切“喧嚣”隔绝在青春逐梦的殿堂之外。

这不是一份需要评分的考卷,却用责任写就了最动人的答案;这场无声的“战役”没有硝烟,却以精心诠释了最温暖的陪伴。当最后一块护考指示牌被收起,那些被汗水浸透的蓝色制服,已然是这个夏天动人的风景。

以考生为中心

答好前期保障“必答题”

以考生为圆心,以守护为半径,六月未至,按照南京市城市管理局统一部署,南京城管执法监督局牵头全市城管队伍,早早着手书写护考“必答题”。他们联合街道、社区等多方力量,在金陵城织就一张细密的“护考网”,让“人人护考、处处为考”的温暖氛围,浸润城市的每一处角落。

为给城市按下“静音键”,市、区两级城管工作者们提前走访考点周边的工地、商户、规模较大的广场舞团队,温馨提醒他们在高考、中考期间减少噪声。

考场周边的“清净圈”,则是城管队员们用脚步丈量、以行动守护的责任田。他们定人定岗,化身“移动哨岗”,每日穿梭巡查。占道经营的摊位被温柔劝离,乱贴乱画的痕迹被仔细清除,漫天飞舞的小广告被及时收缴,就连随意停放的车辆,也在队员们的引导下“归位”,还道路以通畅,还环境以整洁。

为让高考和中考考生们安心赴考,南京城管持续开启“隐患排查”模式,对各类潜在问题“零容忍”。考点附近,任何使用明火或燃气的流动摊点都逃不过他们的“火眼金睛”;施工工地被反复督促落实降尘防噪措施;无围挡施工、随意占道挖掘等行为,一经发现便被叫停整改。他们还化身“安全卫士”,对考点周边户外广告、道路井盖、围墙围挡等设施展开“地毯式”排查,发现隐患即刻处理,加固松动处,拆除危险物,全方位守护考生和家长的“头顶安全”与“脚底安全”。

以规范为导向

答好护考保障“关键题”

67日,高考拉开大幕,全市198个市管岗点位一致切换为“护考模式”;621日,南京市中考正式开考,精心设置的150个护考点成为考生和家长的坚实后盾。

各考点外,规范统一的“护考棚”格外醒目。里面备足了贴心物资:文具、矿泉水、纸巾、扇子、雨伞,还有风油精、清凉油、创可贴等,以备不时之需。棚内还提供《南京城管执法护考执勤服务指南》,方便来接送和候考的家长查询周边停车和交通信息。

现场,城管队员们及时疏导人流,并严谨细致地处理可能影响环境秩序的各类问题,以理性平和的工作态度劝离占道进行宣传的商家、店铺,引导他们自觉落实好“门前三包”,共同为考生守护一片宁静。

以服务为宗旨

答好群众需求“加分题”

南京城管的护考答卷上,“工整的规范书写之外”更泼洒着灵动的人文色彩。他们以服务为笔,以温情为墨,在群众需求的“加分题”中,勾勒出城管执法有力度更有温度的动人图景。

621日上午7时,南京雨势明显,一群身着雨衣的城管人在鼓楼宁海中学考点奋力忙碌,他们不仅在护考棚前为考生及家长及时提供各类帮助,还奔跑在雨中引导家长前往可以停车、可以休息的区域。“前期天气预报预测中考两日均有中雨,依以往经验,雨天开车送考比例将从常态三成升至八成。为此,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及城管部门联动发力,为辖区宁海中学考点家长及考生提供全方位、精细化保障服务。”鼓楼区宁海路街道城管执法中队副队长顾永康介绍,服务范围以宁海中学考点周边十分钟步行距离为半径展开,先后联系了省委统战部、鼓楼区政府、中建八局项目部等多家单位,向考生家长开放内部停车场,提供临时共享车位约170个。对于非机动车送考家长,鼓楼区城管局、宁海路街道则是在周边道路两侧设置临时停放点,并抽调专人进行引导和管理。考虑到送考家长等候的实际需求,宁海路中队除了设置临时休息区,还协调颐和路社区将军馆和宁海路街道海洋馆主动放弃闭馆休息时间,开放阶梯会议室作为临时休息点;部分爱心企业也将公共区域开放,供考生家长使用……

距此不远的南京田家炳高级中学考点,一场暖心护航也在暴雨中上演。在那里,一位80岁老人独自送孙子参加中考,孙子担心迟到加上有点紧张,独自先进了考场。老人发现孙子不见了,但东西还在她手上,就前往城管护考点求助,中央门街道城管执法中队副队长孙凯随即联系考点工作人员将东西送进考场。孙凯在与老人聊天中得知,孩子父母已经去世。得知此情况后,执法人员给老人备上了早餐,且承诺安排专人及车辆保障这两日的考试;考点附近的长江科技园也立刻协调了一间休息室,让奶孙俩中午在那里休息用餐,无须再冒雨回家。南京田家炳高级中学当天了解到该考生情况后,也表示愿意为孩子提供志愿填报指导,如果孩子考入该校,学校将全力帮助他完成高中学业,助其考入理想高校。中央门街道相关人员也表示,将持续关注该考生中考结束后的情况,为该家庭提供相应保障措施。

“暖心加分”在这个“护考季”可谓处处见——

67日,高考拉开帷幕的当天,玄武区城管大队与爱心企业携手打造的护考房车直接开到了第九中学考点前。推开车门,沁人的凉意裹挟着关怀扑面而来:空调送出徐徐清风,应急药箱静静伫立随时待命,充电设施整齐排列等待“唤醒”。这一方安静私密的小天地,更是抚平焦虑的“魔法空间”——紧张的考生在此闭目养神,陪考的家长在此稍作休憩,每一寸角落都流淌着无声的慰藉。“这宛如一座移动的‘清凉驿站’,太贴心了。”家长们竖起大拇指赞道。

在金陵中学高考考点,鼓楼区华侨路城管中队直接把一楼会议室变成家长和考生的“临时休息点”。其间空调开放,桌上备好了矿泉水、防暑用品和文具,LED屏幕上滚动着暖心鼓励语……

在多个护考点,南京城管更将关怀延伸至心灵深处。他们化身“心灵守护者”,精心印制的《心理知识分享手册》满载干货,如同一把把打开心结的钥匙。持证的城管“心理咨询师”们还支起图文并茂的展板,化身行走的“解忧杂货铺”,用专业的解答、趣味的放松小妙招,将考场外家长们的焦虑悄然化解。

各护考点的特色服务更是百花齐放:有的制作了充满童趣的手绘鼓励牌,为考生加油打气;有的在英语听力考试时化身“禁笛劝导员”,确保考场绝对安静;有的则是备好应急车辆,在考点附近待命,为有突发需求的考生“招手即停”……

越写越厚的护考答卷

2014年的夏天开始,南京城管的“护考试卷”已经连续书写了12年,可谓越写越厚,越写越精彩。

这份答卷的厚度,体现在服务理念的不断深化。如今的护考工作早已超越单纯的秩序维护,而是一场多角度、全方位的温情护航。为考生准备应急文具,为家长提供休息区,甚至化身心理辅导员缓解考生及家长焦虑……这些看似微小的举动,折射出城市管理理念的重大转变——从管理到服务,从刚性执法到柔性关怀。

这份答卷的广度,体现在联动机制的创新完善。打破部门壁垒后,南京城管与教育、公安、社区等多方协作,共同编织护考网络,形成护考合力。这种协同治理模式,不仅提高了护考效率,更是城市治理现代化的生动展现。

这份越写越厚的护考答卷,是城市文明进步的缩影。它告诉人们,城市管理不仅要有力度,更要有温度;不仅要守住底线,更要提升品质。当“城管蓝”成为考场外最安心的存在,当执法者变身护航者,我们看到的是一座城市对未来的郑重承诺,是一种文明该有的样子。

随着城市发展,这份“护考答卷”的题型会越来越丰富,答题要求会越来越高,但不变的是“城管蓝”守护梦想的初心。

(来源: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