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南京市城市管理局网站

南京市城市管理局

当前位置:首页 > 部门动态

街巷“蝶变”,生活更美
责任编辑:  文章来源:南京日报  发布时间:2024-12-26 09:06  阅读次数:显示稿件总访问量

背街小巷虽然“背”而“小”,却是普通百姓生活的空间场所,直接关系到城市生活的宜居性、舒适性、便捷性。按照南京市委、市政府城市精细化建设管理工作要求,近年来,市城管局紧扣民生热点难点,着眼城市环境和人居品质提升,坚持“一巷一策”“一户一案”,突出“洁、净、平、亮、序”五个方面,持续推进背街小巷整治,着力营造“设施齐全、环境优美、交通顺畅、管理有序、安全文明”的背街小巷。

今年,南京又顺利完成“整治提升200条街巷”目标任务。走进一条条“焕新”的街巷,不仅可以看到深厚的文化积淀与传统的生活场景有机结合,也可以领略“城市建设必须把让人民宜居安居放在首位,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的深刻内涵……一个个细微处的功夫和成效,让百姓心中暖流升腾。

百姓需求,精准契合

“城市是人集中生活的地方,城市建设必须把让人民宜居安居放在首位,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市民行走在秦淮区观前里、栖霞区迎亨路等街巷,便可深悟习近平总书记这句殷殷嘱托,心中升腾股股暖流。

南起石杨路,北至嶙泓路的观前里街巷及两侧,曾多年与现代城市气息格格不入,小楼破旧、道路坑洼不平,公共设施匮乏……在城市建设的浪潮中,街巷两侧的破旧小楼变成了一栋栋拔地而起的现代高楼,越来越多的青年人、新市民在这里幸福安居。以青年人群需求为核心,今年的整治中,这条街巷瞄准“城市梦想空间和24小时活力空间”的目标精心打造,从街巷规划到配套设施完善,从环境保护到文化传承,来自南京高校的专家们也给足了建议。

眼下,走进观前里,就是置身一个全新的世界。道路宽阔整洁,车辆有序停放;公共设施完善,服务便捷贴心。梅花山庄幼儿园的设立,为年轻家庭提供了便捷的托幼服务;秦淮泓康综合门诊部的引进,满足了居民的就医需求;月牙湖派出所观泓雅苑临时警务室的建立,则是为居民的安全保驾护航。精品超市、社交美食、网红茶饮等商业服务的引入,让这里成为一个充满活力的消费新地标。

地处鼓楼滨江的江边路沿线商家业态多为咖啡店、健身房、书吧等,其中,精心打造的“梧桐语江边自然体验中心”,满足了市民对自然的所有想象,中心以植物、流水和生物为基底,通过院落的围合,将自然的美景浓缩在院落的一隅。但因出入大门设置得有些隐蔽,美景有“深藏闺中”的缺憾。今年的微更新中,通过在“梧桐语”门口设置花箱、造型拱门等方式,将“梧桐语江边自然体验中心”的大门更换了位置,让独特景观能够“显山露水”,并打造了更多共享空间和休憩空间,从而让市民及游客看得见、走进来、坐下来,“慢享”生活的美好。

北起五一河南路,南至兑南路的迎亨路,是栖霞区八卦洲街道兑南花园小区的主要通道,该小区于20235月交付,共有24栋住宅,随着入住人群增多,提升道路环境及功能需求迫在眉睫,今年的整治中,相关单位始终把民情民意贯穿其中,注重服务设施和活动场地的增加,如便民充电车棚、垃圾桶、休息空间等,大大提升了居民的居住体验、出行体验。

人文底蕴,精心阐释

当下,人们愈发注重生活品质,街巷的人文底蕴需要精心阐释。如何将深厚的文化积淀与传统的生活场景有机结合,让历史记忆在新时代焕发独特魅力?记者走进今年新近完成整治的街巷中看到,阐释的方法非常“多元”。

高淳区阳江镇沧花路不足400米长,周边有三元观、周瑜点将台遗址等。可谓文化内涵丰富,景观特色鲜明。因此,整治这条街巷,充分展现其独特“文化韵味”便成为其区别于其他街巷的重要选项。青砖墙上嵌上花格窗,打造文化墙用一个个文字展现小镇历史,阐述高淳八景中的集聚在阳江镇的三景(丹阳秋月、官溪夜泊、龙潭春涨)……置身其中,历史的厚重感随处可感。

记者注意到,在以充分挖掘历史文化为出发点时,沧花路整治还充分考虑当地居民休闲、停车等各类需求进行空间的整合利用,例如,在沧花路与中兴路交叉口处建成了一处“口袋停车场”,设置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停车泊位。而在周瑜点将台、三元观历史景观处,打造了两处老百姓的活动广场,设置了文化展示墙,让居民休闲之余可在这里休憩。

青砖黛瓦马头墙,回廊挂落花格窗。走进溧水通济街北河沿巷,千年古街的韵味立刻流淌出来。

据介绍,通济街自唐代起便长期是溧水县衙所在地,是溧水1400多年历史发展的代表性标签。在近年来的改造中,通济街注重历史文化保护与挖掘,并按照街面走向和布局进行绿化改造、护河景观改造、道路改造、景观亮化提升、游步道改造、文化植入等相关工程,将仿古韵味和现代气息相结合,展现古街特色。北河沿巷属于通济街旧城街区更新改造项目中的一条分支街巷,本轮整治依旧立足于对老街历史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同时对市民服务配套设施进行升级,并同步规范广告店招、停车秩序等,从而将其打造成为有文化、有秩序的精品街巷。

提起百子亭路,不少市民的第一印象是拥挤、嘈杂。如今,再走进这条街巷,体验感完全变了。

记者现场看到,百子亭路不仅承载着省肿瘤医院、凤凰传媒集团以及即将建成的百子亭天地商业综合体所带来的巨大人流和车流量,同时还是沿线多个零散院落和多家部队文保建筑的唯一出入口。为优化道路通行条件、拓宽道路空间,做好与百子亭北侧地块项目的有效衔接,今年针对百子亭路的整治开出了一长串清单,包括:道路工程、景观照明工程、绿化工程、排水工程、交通工程、店招工程、其他附属设施完善等。同时围绕“文学+”主题,立足百子亭路各个区域的特色元素,持续优化景观设计、改造设施功能,重新排列了商业、艺术、生活、医疗4个功能片区空间,实现多元业态升级优化,使之成为一条具有艺术特色、饱含人文关怀的创意活力街区。

儿童友好,全新打造

完全不同于沧花路、百子亭路等街巷的厚重文化,走进雨花台区夏家村街、江宁区竹新路等街巷,俏皮、可爱的气息扑面而来。

嫩黄色的花箱里,坚强的绿植在这个冬日里依旧绿意盎然;举着气球憨态可掬的白色小象、优美迷人的黄色小鹿“相聚”在“动物嘉友会”的标牌前;夜幕降临,树干上的盏盏小灯如同夜空繁星……这是雨花台区夏家村“焕新”后的呈现。据介绍,夏家村街位于西善桥街道夏家村附近,北起梅山村路,南至岱山南路,长约500米,周边不仅有安嘉东苑、安嘉西苑2个居民小区,还有雨花台中学岱山校区、金陵中学岱山分校、南京市岱山实验幼儿园、伴山路小学等4所学校,为此,本轮整治以拓展儿童成长空间、改善儿童发展环境、优化儿童公共服务为宗旨,将其打造成了一个具有开放、包容、多元化特色的儿童友好街区。

位于江宁区的竹新路,则是用艳丽的色彩“拼”出了浓浓的童真感和儿童行走的安全感。“这是一条以安全通学与快乐成长为主题的儿童友好示范街区。”江宁区城管局相关人士介绍,此前,竹新路道路、管线破损严重,人车混行,上学、放学时段交通拥堵。秉持“儿童友好”的设计理念,竹新路沿线经历了一系列改造——规范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出行、围墙改造、杆线整理、市政道路及管道改造、街头公园提档升级、沿线环境小品提升等。为完善儿童友好出行系统,竹新路东段的沿街建筑后退3—8米,车道数由2车道改至1车道;两侧非机动车道拓宽至2米,并增设了一层“陶瓷颗粒”,色彩鲜艳、防滑耐磨;人行道也同步进行了优化拓宽,确保安全畅通。该条道路还打造了江宁区首条“彩虹斑马线”,提示过往车辆注意儿童、减速慢行。综合考虑儿童的身高与心理特点后,竹新路还优化了高度1米左右的街道环境,通过儿童友好主题墙绘,营造童真欢乐的温馨氛围,同时在日常城市基础设施中增加如洞口、迷宫、小山坡等新颖可玩性环境小品,每日放学后,这里便成为孩子们最快乐的驿站。 

【短评】

让城市小巷各美其美

过去,很多城市的街巷整治都陷入模式化困境,即所谓的“千街一面”,追求整齐划一的门头店招、统一的绿化配置和相似的空间布局,这种“同质化”不仅削弱了城市的辨识度,也忽略了市民对于差异化、个性化生活空间的需求。

南京的创新实践,为我们展示了如何打破“千街一面”的困境,实现“各美其美”的城市治理新路径。从“一刀切”到“一巷一策”“一户一案”的精细化整治,意味着每条街巷的整治,都是根据其独特的历史背景、文化特色、居民需求等因素量身定制,背后投入的精力与工作量可想而知。这种精细化、个性化的治理方式,不仅让背街小巷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更让每条街巷都拥有了独特的风格和魅力。市民在享受现代城市便利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氛围和乡愁记忆。这种将文化元素融入城市治理的做法,不仅提升了街巷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美感,更让市民在日常生活中找到了归属感和认同感。

这样的实践也告诉我们,城市治理不仅仅是硬件设施的改善和环境卫生的提升,更是文化自信的彰显和人文精神的传承。每一条街巷都是城市文化的载体和历史的见证,它们各自独特的风格和魅力,构成了城市多元而丰富的文化生态。

让每一条小巷各美其美,必将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需要。

(来源: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