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志愿服务,共话垃圾分类未来发展之路
己巳蛇年春节前夕,由南京市城市管理局主办的“桶边邻指导 今天我当班”垃圾分类志愿者分享交流会在南京聚宝山体育公园成功举办。本次活动邀请了各区城管部门分管领导、联络员和多名优秀垃圾分类志愿者齐聚一堂,共同回顾工作成果、分享实践经验,探讨志愿服务的未来发展方向。
多方联动,共创垃圾分类新局面
会议伊始,新浪江苏作为活动承办方之一,对2024年“桶边邻指导,今天我当班”垃圾分类志愿服务项目进行了总结回顾。该项目以微博为核心宣传阵地,通过线上招募和线下实践,成功发动了上万名志愿者走进社区进行指导和宣传,大大提升了南京市民垃圾分类的参与率和正确率。新浪江苏项目负责人分享了垃圾分类宣传在微博上的玩法,回顾南京城管的志愿者活动亮点的同时展望未来垃圾分类宣传的新亮点。
国家、省、市对这一领域高度重视,先后出台了相关政策,推动党建引领、社会参与、志愿服务体系建设。2024年,在南京市垃圾分类志愿者总队的领导下,各区城管局、志愿者大队共举办8201场活动,志愿者参与活动7万余人次,城管服务86万户,志愿者注册人数也达到13万人。通过桶边指导、课堂微宣讲、社区微宣传等形式,持续引导居民养成良好的垃圾分类习惯。南京市城市管理局宣教处志愿者总队副总队长范国宇表示:“2025年,志愿服务工作将继续规范化开展,力求提升品牌效应,广泛招募志愿者,探索更有效的公益服务模式,引入社会组织和公益联盟参与志愿服务,进一步强化志愿者典型引领,共同推动垃圾分类工作向更深层次迈进。”
志愿者分享,聚焦实际问题与创新举措
在随后的座谈环节,多位志愿者代表分享了他们在志愿服务中的感人故事和实践心得,并提出了想法及建议。一位来自玄武区的志愿者提到,“垃圾分类刚推行时,居民的不理解是最大的难题。通过不断地沟通和示范,现在许多人已经形成了自觉分类的好习惯。”溧水区的志愿者则表示,通过“桶边邻指导”活动,他们与社区居民的关系更加密切,“大家不再是单纯的指导者和被指导者,而是成了朋友,一起为自己的美丽家园而努力。”值得关注的是,各区代表也提出了志愿服务中的现实问题,如志愿者人数不足、部分区域参与率较低等。
总结与展望,描绘未来蓝图
南京市城市管理局环卫处副处长龙瑞指出:“垃圾分类是民生工程,更是生态工程。2025年,我们将继续以党建引领,加强市区联动,动员更多社会力量加入垃圾分类工作,共同推动这项事业迈向更高水平。”
南京市城市管理局宣传教育处处长丁怡对2024年全市垃圾分类工作表示了肯定,并强调:“垃圾分类的核心在于全民参与,而志愿服务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抓手。我们希望通过创新宣传形式和深入社区的行动,让更多市民从‘被动接受’转向‘主动参与’,从而构建更美好的生态环境。”她还提到了品牌示范效应的重要性,鼓励各区打造自己的品牌志愿者服务活动,并结合创新思路来提升品牌效应。丁怡处长表示2025年将要举办垃圾分类骑行大赛等针对年轻人的活动,也是旨在通过创新志愿者活动形式,将更多年轻人吸引到垃圾分类志愿者队伍中来。
垃圾分类从“新时尚”走向“好习惯”,离不开每一位志愿者的默默付出,也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此次分享交流会不仅展示了2024年的成绩,更为未来的志愿服务工作指明了方向。南京市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美丽南京”,而每一位市民的参与,都是这场绿色变革的动力源泉。
来源:新浪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