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持续奉献,助推垃圾更好分类
他们,是一名普通的社区工作者,是一名普通的保洁员,抑或是一名在校大学生……他们来自各行各业,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志愿者,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助力垃圾更好分类。
一次次桶边督导,一次次走家入户宣传,他们用热心、耐心和细心将一件件“垃圾分类”的事情办实做好,不断推动南京垃圾分类高质量发展,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幸福生活的增长点。
据统计,截至目前,我市垃圾分类志愿者队伍成员数量已超过9万名,成为南京城市文明的一张亮丽名片。
戴文娇
南京启动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后,江宁区东山街道邵圣社区居民戴文娇就严格按照分类要求进行分类,并以身作则引导孩子及家庭其他成员,在自己小家做好正确分类时,她还积极依托自己所创办的社区“童young成长”公益课堂,组织50余场垃圾分类宣传推广志愿服务活动,向社区青少年儿童群体宣传垃圾分类的政策、知识以及科学方法。例如,她组织辖区三所幼儿园儿童参观垃圾箱房,实地学习分类投放的知识和方法;组织辖区周边中小学生利用假期开展垃圾分类知识竞答、垃圾分类实地体验等,增强青少年垃圾分类知识的储备;组织社区居民开展可回收物积分、奖品兑换,提升辖区家庭增强资源回收利用的积极性;组织小小志愿者走进小区、门面房,向群众派发垃圾分类宣传单页,普及科学分类方法……一系列活动有效拉动了辖区居民与社区之间的良性沟通,提升了群众参与社区和谐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
姚有健
卡通形象纸盒DIY收纳柜、奶粉罐分类桶、奶粉罐椅子……走进浦口区汤泉街道志愿者之家,不少居民不仅可以直观了解到垃圾分类知识,也会被其间设置的垃圾分类知识墙、垃圾处理流程模型所吸引。志愿者之家成立以来,不断助力垃圾分类工作提档升级,这背后离不开一个重要推动者——志愿者姚有健。
为让自己成为一名有知识、懂业务、会宣传的垃圾分类环卫工作者,姚有健用专业知识提升能力、武装头脑,他向垃圾分类经验丰富的单位请教学习,并积极参加区、街组织的垃圾分类工作培训,把学习到的好方法、好案例、新工艺结合汤泉街道实际情况加以应用。他始终坚守在垃圾分类工作的最前线,认真履行宣传、指导、监督、服务等职责,并通过编口诀“能卖钱的放蓝桶,有毒有害放红桶,餐厨垃圾放绿桶,其他统统放灰桶”的方式,让居民快速掌握垃圾分类窍门。他还经常带领团队成员到小区、学校开展“垃圾分类,你我同行”“小手拉大手”为主题的志愿活动,先后策划了30余场垃圾分类宣传活动,组织开展49场“垃圾分类知识培训”进单位、进校园、进社区活动,140余次入户宣传垃圾分类。
陈二丽
一件旧衣服、一张废纸、一个旧轮胎……这些被扔掉的“垃圾”,在志愿者、雨花台区家禾齐修幼儿园老师陈二丽以及孩子们的手中,就会变成一件件让人爱不释手的“小工艺品”。
陈二丽始终认为,家庭是幼儿生活的第一环境,对幼儿垃圾分类习惯的养成具有重要作用。为让家长积极参与到垃圾分类中,她通过晨间谈话、家园栏、家委会以及垃圾分类倡议宣誓等活动,激励家长自主参与到幼儿园垃圾分类工作的策划与宣传,形成教育合一。她还通过“21天习惯打卡”引导孩子及家长每日开展垃圾分类行动,从“知道”转变成“习惯”。“教育一个幼儿,带动一个家庭,再以一个家庭带动一个群体,最终必将形成环保合力、让绿水蓝天常在!”陈二丽表示。
朱 军
南京市生活垃圾分类实施3年来,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垃圾分类负责人朱军组织同事们积极做好垃圾分类宣传,倡导推动绿色办公,定期开展单位生活垃圾培训、定期进行垃圾分类督查督导,指导物业公司做好可回收物收集与资源化处理,指导单位食堂做好餐厨垃圾源头减量工作……通过一系列举措形成全体职工共同参与生活垃圾分类的良好氛围。2022年,所在单位被评为南京市“生活垃圾分类优质单位”。
作为玄武区“红绿蓝”垃圾分类志愿者联盟“地质先锋志愿者小队”的负责人,朱军还积极参与垃圾分类等社会公益服务活动,先后在梅园新村街道、锁金村街道等为社区居民、学生、企业员工、游客开展垃圾分类知识培训、桶边督导等,至2023年8月,他参加垃圾分类的志愿服务活动时长达233小时。
朱军说,他的心愿就是通过“走出去”与“走进来”的方式积极组织开展参与垃圾分类各类活动,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倡导文明、节约、绿色、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
刘澄澄
为响应六合区“百村万户”垃圾分类志愿服务行动,金陵科技学院园艺园林学院学生刘澄澄积极加入“凡星”志愿者服务团队。她和同学们以雄州街道部分小区为调研对象,开展了满意度调查、分发垃圾分类宣传单等,先后调研了40个小区,认真完成400份垃圾分类满意度调查表。她还利用所学的园艺方面专业知识针对垃圾分类工作提出“大力推广二次四分法”等切实可行的方案。“接下来还将坚持志愿服务与专业特色相结合,号召身边更多的同学积极投身到垃圾分类志愿服务活动中去,为美丽江苏的发展贡献力量。”刘澄澄说。
赵以芹
赵以芹是建邺一小区物业的保洁主管,也是一名垃圾分类志愿者、指导员,小区里的孩子们则亲切地称她为“垃圾分类婆婆”。她每天忙碌穿梭在小区收集房亭周边,早晨上岗的第一件事就是忍住难闻异味,掀起一个个厨余垃圾桶盖仔细查看,“部分垃圾是指导员下班后投放的,不知道分得好不好,我得抓紧时间检查一下,否则垃圾累积多了,就更不好分了……”赵以芹说。
每当居民来投放垃圾时,她总是习惯性地将垃圾袋打开仔细检查一遍,若发现混投,会第一时间亲自动手分给居民看,且针对不同人群巧用不同方法宣导。久而久之,小区居民基本都能做好生活垃圾分类。在她影响下,其他志愿者的工作方式方法及积极主动性都有很大提升。
唐晓伟
《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后,江北新区美麟·香漫山小区的物业经理唐晓伟就尽职尽责地带领物业工作人员以及小区住户按照垃圾分类的最高要求执行。
她非常重视垃圾分类宣传,并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来进行——在小区开设垃圾分类专用宣传栏,利用小广播、小喇叭,发放宣传单页,站在垃圾分类房前一对一、点对点对住户进行宣传,让小区形成良好的自觉垃圾分类氛围;她积极投身在垃圾分类工作一线,敢于纠正不文明行为,时常强调“就像纠正孩子的行为一样,要及时指出不正确的行为并引导改正”;她发动所有物业员工和部分热心业主参与到垃圾分类工作中,通过抓典型和兑现光荣榜实物奖励不断激励居民……
近年来,她所管理的小区垃圾分类工作多次获得好评,并多次接待外来参观、拍摄宣传片等。在顶山街道44个小区月度考核中,美麟·香漫山小区一直是A级小区中的佼佼者。2022年,该小区还获得南京市垃圾分类最优质小区的殊荣。
李昭婧
作为一名志愿者,从宝船社区开展垃圾分类开始,李昭婧就一直坚持在垃圾分类各项工作的一线。一开始的宣传过程中,她觉得与其在垃圾桶旁等居民来,不如挨家挨户上门宣传,于是带领一批志愿者开展入户宣传。轮到她值班时,她就准时站在收集点引导居民正确垃圾分类投放,即便遇到一些不太配合的居民,她仍以温和的态度沟通。“虽然每个人的力量有限,但每个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必然会影响周围更多的人。”李昭婧认为,只要人人都来参与垃圾分类,环境定会越来越美。
周翠秀
周翠秀是秦淮区银龙南苑小区垃圾分类志愿者团队成员。分类初期,居民们垃圾分类意识淡薄,甚至有部分居民非常抵触。为此,她用“铁脚板”打通垃圾分类通向居民的“最后一米”通道,她带着垃圾分类宣传资料挨家挨户上门,先后走进了社区3710户居民家中。她还定期走进辖区校园,开展模拟垃圾分类投放游戏、垃圾分类手工制作、垃圾变废为宝等活动。除了做好宣传,她每天都会定时定点值守在分类收集点耐心指导,一次,一居民突然将一包垃圾重重地摔在垃圾房前,污水四溅,她当时虽有点不知所措,但仍然保持微笑,在居民面前将垃圾袋解开重新分类,用实际行动获得了支持和理解。她的不懈努力,助力银龙南苑小区垃圾分类工作得到明显改善,小区垃圾分类成绩多次在街道位居第一。
陈 秀
2020年退休后,热衷于公益事业的陈秀便从国企职工转型成为一名垃圾分类督导员,并积极投身于栖霞区银辉宣讲团,到街道、社区、展馆等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活动。
为更好宣讲垃圾分类,陈秀认真参加各类培训、自行钻研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将相关专业知识熟记后,再利用自己督导员的工作经验,将垃圾分类、垃圾减量等理论知识转化成“大白话”,并通过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小例子”,用聊家常的方式一点一滴地介绍给居民,让市民快速掌握分类技巧。“只要坚持下去,必然会带动更多的人参与到垃圾分类这项活动中来,以后还将在银辉宣讲团继续发挥余热,为垃圾更好分类助力。”陈秀说。
陈 丽
陈丽是南京北控南部城市服务有限公司工作人员,也是“淳分行”高淳区垃圾分类志愿服务队的一名志愿者。作为一名垃圾分类片长,她每天都会巡查小区内的垃圾分类收集点,一旦发现桶边脏乱、未分类投放、标识不清、缺损、桶盖未密闭等,会立即整改。在工作中尽职尽责的她还会利用女性特有的细腻化解很多矛盾。一次,片区中一位年纪较大居民与指导员发生争执,陈丽得知后,首先安抚指导员的情绪,又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地向居民解释垃圾分类的意义,在她的调解下,这位居民不仅理解了垃圾分类的工作,也经常向周围人宣传如何做好垃圾分类。非工作时间,她还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宣传活动,每周定期带领志愿者们在小区进行入户宣传,向居民普及垃圾分类知识。
鲁玉芳
“垃圾分类工作的关键在于改变居民的投放习惯,而改变居民投放习惯的关键在于有效的宣传引导。”就职于溧美环境服务有限公司的鲁玉芳认为。为此,她积极探索形式多样的垃圾分类宣传活动,多次组织并参与小区入户宣传、现场宣传、桶边指导等志愿服务活动,并利用宣传栏、微信群等渠道进行宣传。为更好了解居民对垃圾分类工作的想法,她进行垃圾分类调研问卷,邀请居民代表参加垃圾分类民主协商会议,并定期为居民开展积分兑换活动,提升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热情。为提高居民垃圾分类的参与率和准确率,她下午下班后就到小区垃圾分类收集点进行指导,面对居民们对于垃圾分类能否做好的疑惑,她会耐心介绍垃圾分类的意义和重要性,在她的坚持不懈下,越来越多的居民表示理解和支持,也坚定了做好垃圾分类的信心。
(来源: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