桶边督导员,能不能撤?
“厨余垃圾请破袋投放,垃圾袋投放在其他垃圾桶……”南京启动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后,很多居民都习惯桶边督导员这样的“指导”。但督导员的工作报酬支付是一笔不小的负担,因经费不能保障,部分小区的桶边督导员撤了。没有了桶边督导员,小区垃圾分类能继续保持原有水平吗?桶边督导员究竟能不能少?
有无督导,分类现场效果完全不一样
鼓楼区清河新寓二村小区入住了900多户居民,启动垃圾分类后,小区活动广场的一角建成了一个垃圾收集亭。小区居民肖女士是该收集点的分类督导员,每天一大早她就守在亭边指导,帮着居民破袋投放。
“垃圾分类一直分得很好。”居民成小姐告诉记者,每天她去投放垃圾时,肖女士总是不放心地再打开看一下,厨余垃圾混进一张餐巾纸都能被发现。因为肖女士检查得认真,倒逼着大家在家就认真分好。
记者看到,此处垃圾收集点有10多个垃圾桶一字排开,肖女士在督导之余,还忙着现场的卫生,收集点内外干干净净。“夏天天气热,收集点难免有异味,但距离居民楼比较远,大家都可以接受。现在气温不高了,闻不到啥异味。”成小姐表示,小区垃圾分类质量高,督导员功不可没。
江宁区托乐嘉花园小区的收集点却是另一番景象。位于睦邻居10幢和12幢之间的一个收集点内,几个垃圾桶已经漫溢出来,周围的地面上污水横流,不少来投放垃圾的居民只能尽量伸长了胳膊,站在稍远的地方直接投掷。居民李先生告诉记者,他至今还从未在收集点见过督导员的身影,“一直以来我们都是混投,小区根本没有执行垃圾分类。”
住在江宁区天地新城的黄小姐告诉记者,小区内居住人口超过两万人,垃圾分类后建成投用了多个垃圾亭房,每天督导员都会在上午和晚上的固定时间段出现在现场指导,并动手帮着居民一起分。但一旦督导员不在场,分类效果就完全不一样。
七成以上居民认为督导员作用大,但经费保障成难题
南京启动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后,数千名分类督导员忙碌在现场,在其帮助指导下,不少小区垃圾分类分得越来越好。新近进行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72.84%的居民认为投放点有专人指导分类投放对正确分类帮助最大。但今年下半年以来,部分小区的桶边督导员却悄悄撤了。
“垃圾房投用之初有督导员,大家分类积极性都不错。现在没人督导,分类效果越来越差,很多人干脆不分了。”汇景和园居民刘先生表示,这样的状态实在难以接受。
新街口街道城建城管中心副主任朱松林告诉记者,目前该街道内的桶边督导员共103名,每月支出近18万元,“上级部门给一部分,其他全由街道兜底,真的是越来越吃力。”
主城区某区垃分办负责人坦言,因经费有限,该区部分街道7月份后因没有及时支付报酬,部分督导员就干脆不来了,因此出现了部分收集点无人督导的现象。
建邺区垃分办负责人于雪峰告诉记者,最高峰时,该区值守在桶边的督导员超过1000名,按照2000元/月支付报酬,一个月在200万元左右,“这不还不包括亭房建设、垃圾分类宣传费用等。无论对区还是街道,都是一笔不小的负担。”
“现阶段,居民分类对督导员依赖性较强。近期,我们发现有的小区撤除督导员后,小区分类情况出现了滑坡,我们要求督导员在目前及今后一段时期继续坚持下去。”市城管局环卫处副处长龙瑞说。
以奖代补,越来越多小区探索让物业“扛大旗”
一方面,居民正确分类需要桶边督导员的帮助,另一方面,督导员的经费保障是一笔不小的负担。该怎么办?
“桶边督导必不可少,但长期由街道聘请督导员进行兜底保障,不现实。”于雪峰表示,让物业扛起垃圾分类责任大旗,是破解的必选路径。
今年4月起,建邺区尝试由物业履行垃圾分类责任人制度的探索,并在江心洲街道率先破题。今年9月1日,江心洲街道24个小区的垃圾分类管理责任全部移交给5家物业企业。目前,建邺区已经率先在全市完成物业移交工作。
“让物业有积极性把这项工作做好,就是不能让它觉得是多了一份‘吃亏’的工作。”于雪峰说,此前,每个收集点耗费的水、电、督导员工资、劳保等费用由街道承担,接下来,将根据每个收集点的使用、卫生等情况,让这笔费用划出一部分,通过“以奖代补”的形式给予物业企业。
为更好监督物业企业履行好责任,建邺区1000多个收集点都加装了智能监控系统,90%左右加装了智能称重系统。“收集点督导员到不到位、卫生情况好不好、厨余垃圾分出量稳不稳定,后台一看便知。除此之外,还将有第三方公司每天在各个小区收集点进行巡查考核打分,物业企业若想拿到‘奖励’,必须在考核中拿到高分。反之,物业不作为,收集点运行差,不仅拿不到奖励,还要面临一定的罚款。”于雪峰说。
龙瑞表示,虽然《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早已明确物业企业是小区垃圾分类的责任主体,但一开始并未要求物业企业必须到位,截至目前,也仅仅是部分区域、街道层面的“探索”。“我们希望通过街道、社区把这项工作做细做实,再慢慢移交给物业企业。”在他看来,物业企业扛起责任大旗是大势所趋,但现阶段的物业企业服务清单中并没有垃圾分类的服务内容,这就需要多部门联合商定好,拿出一份物业企业垃圾分类服务清单。他还表示,未来即使由物业企业扛起垃圾分类的责任大旗,街道、社区等的监督、指导等相关责任一个也不能少,只有这样,垃圾分类之路才会越走越顺、越走越远。
(来源: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