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5个“差评”小区如何摘帽?
垃圾分类一周年成绩单发布的同时,市城管局也同步公示了“争优除差”行动中5484个小区生活垃圾分类评级结果,其中A(优)级小区269个、B(良)级小区4090个、C(差)级小区1125个。这些分类差的小区接下来如何摘帽?
分析:1125个小区为啥获“差评”
鼓楼区宁西公寓小区在此次评级中得了C。记者昨天探访时看到,这是一个房龄20多年的老小区,其中居民楼只有4幢,另有两幢公寓楼。在小区大门不远处建成了一个四分类垃圾收集亭,收集亭外还放置了3个垃圾桶,其中的厨余垃圾桶盖上压着一个砖块。小区4幢居民郭宝祥告诉记者,砖块是保洁员压的,目的是不让居民直接投放厨余垃圾,“一方面是有居民在家中不分类,保洁员必须现场重分;另一方面,因现场洗手不方便,很多人就不想破袋投放。保洁员这样做,是避免厨余垃圾瞎扔后给二次分拣带来麻烦。”郭宝祥说,每天小区居民都是将厨余垃圾放在桶边,保洁员再一一分拣破袋后投放,收集亭厨余垃圾的投口几乎不发挥作用。记者在现场看到,收集亭边有一个简易的洗手桶,但桶中的水因长时间静置已经长了青苔。“应该加装一个洗手池,方便大家破袋投放。”郭宝祥建议。
玉兰山庄是雨花台区相对高档的别墅小区,此次评级中也得了C。雨花台区城管局相关人士介绍,街道已为该小区建成分类收集点,但物业并没有使用,依旧采取上门收垃圾的方式,分类收运做得不理想。
银城西堤国际第一区、第二区、第六区在此次评级中也是C。建邺区垃分办负责人于雪峰告诉记者,目前这几个小区的垃圾收集设施建设相对滞后,还是以规范化桶点为主,“在争优除差中,分类设施建设占24分,这一项分全丢了,就很难拿到好的等级。”
记者了解到,“差评”小区中,相当一部分是因为混投现象比较严重。
整改:梳理问题清单,逐一攻坚整改
据介绍,此次评级有严格的标准,分为分类设施、宣传公示、日常管理、分类收运、分类效果、投诉处理等6大板块。在占比达到24分的“分类设施”板块中,又分3项分别打分,包括:收集点规模满足垃圾收集需要,收集点外无垃圾桶;收集点必须具备有硬化、有给水、有除臭、有称重等“十有”功能等。在日常管理板块中,包括:全部撤桶并点,没有零散垃圾桶,垃圾分类收集点无损坏,指导员按时上岗,无乱投放垃圾,无垃圾漫溢等。
“被评为分类差的小区,共性问题主要在分类设施、日常管理两大板块。”于雪峰说,此次精准打分评级,为下一步“除差”提供了方向。例如,现场有异味的,将加装除臭系统;分类不精准的,将通过一对一上门指导的方式进行“纠偏”;设施建设滞后的,将努力做通居民工作,让分类亭房顺利落地。
市城管局环卫处副处长龙瑞表示,目前全市各区正对差类小区进行具体分析并梳理问题清单,市、区、街道、社区将形成四级联动机制,组织攻坚队伍,制定整改方案,针对问题清单进行整改。
专家:让科学走进社区,提高居民参与度
“宁西公寓收集亭前摆放3个垃圾桶被扣分,同样处于C等级的华保新寓也是如此,究其原因还是源头分类不到位。”鼓楼区江东街道城管科相关人士介绍,若源头分类到位,直接在垃圾亭的箱体内装一个破袋器就可以了,但事实上,绝大多数需要重新分拣,保洁员为提高效率不得不在收集亭外再摆放垃圾桶。
此次市城管局公示的“争优除差”结果中,月牙湖街道是25个C级街道之一。街道城管科干事李海坦言,源头混投是影响结果的重要因素之一,“街道共有13个省级垃圾分类示范小区,分类正确率平均也只有80%左右。其他非示范小区可想而知。”
玄武区新街口街道也有好几个小区位列C级。街道城建城管中心副主任朱松林同样一针见血地指出:关键差在源头没有做好分类。
做好源头分类,近一年来,我市通过各类广场活动、入户宣传等不断引导。眼下,“执法必须严格跟上”的呼声越来越高。
根据《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个人拒不分类最高罚200元,单位未在规定地点分类投放生活垃圾,情节严重的,处5万—50万元罚款。但垃圾强制分类这一年,个人拒分类领到的罚单很少。南京市城管总队综合执法支队一级主办奚若斌表示,垃圾分类处于起步阶段,故以宣传和劝诫为主。下一步将加强对个人和单位的劝诫和执法。
南京邮电大学教授刘颂表示,生活在这座城市的每一个居民都是垃圾分类的责任人。刘颂表示,让居民们真切感受到垃圾分类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需要让科学走进社区,告诉居民分类对自身健康、高质量生活带来的有益影响,“人人参与垃圾分类,这个小区的分类也就不会差了。”
(来源: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