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城市管理局

您的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分类进万家 追逐新时尚 > 相关资讯 >


农村环境卫生提升暨垃圾分类工作现场推进会在六合举行

发表时间:2020-12-08 17:25

农村由第三方公司早晚两次入户回收;学校每天对剩饭剩菜进行称重,每月开展评比;让人头疼的大件垃圾由再生资源企业上门回收……在六合区,从城区到农村,从学校到居民家中,垃圾分类推进得有声有色。近日,全市农村环境卫生提升暨垃圾分类工作现场推进会放到六合召开,参会前,江北新区、江宁区等多区代表先前往六合区垃圾分类优秀点参观取经。

学校垃圾:厨余垃圾称重评比,每班设分拣员

进了金陵中学龙湖分校大门后不久,就可以看到一个插满小红旗的评比栏,有红色有黄色,优秀的是红旗,需要改进的则是黄旗。评比项目包括卫生、早操、课间等多项。该校德育处副主任俞灵芝介绍,垃圾分类是卫生项的重要内容,“垃圾分类是在‘养善’,是践行对环境的善意。”俞灵芝说,学校将垃圾分类纳入了常规卫生检查,每天登记上榜,供师生自我监督。

“由于学校范围比较大,除了设立一处集中收集点外,还在每个楼道设立了一处楼道垃圾收集点。”顺着俞灵芝的指引,记者看到,每栋楼的投放点边,都有1名学生值日。“每个班级都推选了一名垃圾分拣员,他们定期接受学校安排的垃圾分类主题培训,一方面有效监督班级垃圾投放情况,另一方面在楼道收集点进行督导。”

六年级10班学生殷晓雪是当天的值日生,每周四是她固定值日时间,一到下课她就会站到桶边督导。“大家都分得特别好,几乎没有错误。”她如是评价。

六合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循着“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联系整个社会”的工作思路,该区在2018年就率先全省完成了区级教育系统垃圾分类全覆盖。 

农村垃圾:“农民初分+上门收集”覆盖率100%

白墙黛瓦、水清路净……“环境真好!”当天,参会代表们前往六合区龙池街道朱营村参观时啧啧赞叹。

这个紧邻滁河的村子下辖24个自然村,共有1090户农户,不仅是省级健康村、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还获得市级垃圾分类先进单位、市级水美乡村等多个荣誉称号。朱营村书记孙梦云介绍,该村的垃圾分类2016年就已经拉开序幕,通过积分兑换激励农户自主参与。如今又请来了第三方公司帮助农户一起分,按照千分之四的比例配备了20多名保洁员,他们早晚两次,挨家挨户收运农户们分出来的垃圾并进行二次分拣。

朱营村也是一个特色农业发展村,“以前大棚用的塑料薄膜随手堆,现在全部交由第三方资源公司回收利用。”村主任李少发坦言,垃圾分类不仅分出了资源的高效利用,也分出了美丽环境。

六合区垃分办相关负责介绍,全区9个街镇2549个自然村组已100%实现人居环境的长效管护,“农民初分+保洁员上门收集”覆盖率达100%。 

大件垃圾:居民足不出户轻松处理

如何处置旧沙发、旧床垫一直是居民们的头疼事,如今在六合区,只要一个电话,就有人上门回收。记者在该区生活垃圾分类贮存分拣中心看到,中心分为大件垃圾拆解(木材存放区)、可回收物(纸类存放区)、可回收物(金属织物)和有害垃圾四个区域。工作人员将麻袋中的塑料瓶倾倒在地上,再顺着传送带将瓶子送进打包机。在打包机的出口,一块体积约1立方米的“彩色魔方”就出来了。

分拣中心负责人朱恒武告诉记者,打包成“魔方”,主要是便于再生资源企业回收和运输,“纸片可以加工成牛皮纸,饮料瓶可以加工成服装布料。”该区已基本建立了大件垃圾预约上门收运体系,目前已回收大件垃圾155.06吨。

相关数据显示,采用垃圾分类市场化回收以来,六合区已累计回收织物类102.29吨、塑料类47.83吨、废纸类208.45吨、金属类178吨、玻璃类48吨。

(来源: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