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城市管理局

您的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分类进万家 追逐新时尚 > 相关资讯 >


相约宣教馆 学习垃圾分类知识

发表时间:2020-09-03 09:53

小记者了解厨余垃圾。南报融媒体记者 孙娓娓摄

小记者用环保材料制作“滑行飞机”。南报融媒体记者 孙娓娓摄

玉米淀粉变身垃圾袋、乐高玩具搭建垃圾分类场景……上周三,30名南京日报小记者走进建邺区垃圾分类宣教馆,参加“追随新时尚,我是行动者”垃圾分类主题活动。 

走进宣教馆,一个沙盘引起了小记者们的关注。沙盘里摆放了玉米、淀粉,还有垃圾袋等。工作人员介绍,这些垃圾袋都是可降解的环保垃圾袋。工作人员建议小记者们,在生活中尽量少用塑料垃圾袋,为保护环境做贡献。 

小记者们还学习了目前全球垃圾问题和世界各国垃圾分类的主要举措。为了让孩子们更充分了解垃圾分类,宣教馆内的很多场景都是用孩子们喜欢的乐高搭建而成。如乐高搭建的学校、公园、家庭、医院四大垃圾产生场景。此外,沙盘展示手工制作区也激发了不少同学动手参与垃圾分类的兴趣。 

在垃圾分类小课堂,小记者们边听边记录:废电池会污染60万升的水;书本、木材等都是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要扔到绿色的垃圾桶里,因为它们可以做成肥料…… 

最后一个环节,小记者们还在老师的带领下制作了“滑行飞机”。“螺旋桨是塑料做的,塑料是可回收物、机翼是木头做的,也是可回收物……”五老村小学小记者陈嘉然一边展示他制作的“滑行飞机”,一边向记者“现学现卖”起来。 

据了解,这是南京市城管局、南京市教育局、南京报业传媒集团联合主办的“追随新时尚,我是行动者”南京市青少年垃圾分类习惯养成促进活动,截至目前,已经有来自全市多所学校的230多名同学参加。 

活动感受

垃圾,我们每天都要产生许多,但你知道如何给垃圾分类吗?比如说:“有害垃圾放在红色的垃圾桶里,可回收的垃圾放在蓝色的垃圾桶里,其他垃圾放在黑色的垃圾桶里,厨余垃圾放在绿色的垃圾桶里。” 

我们还通过视频短片的方式,了解垃圾的具体分类。有害垃圾对我们身边的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我们小朋友要如何去避免产生垃圾。我告诉妈妈,下次去超市买东西,我再也不用塑料袋,要自己带上环保袋。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白下高新小学三(3)班 潘诗妍 

今天参加了南京日报小记者的“垃圾分类”活动,学到了很多关于垃圾分类的知识,我们都知道垃圾总体可分为4大类: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其他垃圾和有害垃圾。这次活动,我觉得我对垃圾分类又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我会继续努力学习,保持垃圾分类的好习惯,也要做好垃圾分类的宣传,让我们新一代的少年爱护环境从垃圾分类做起。 

——月牙湖小学三(1)班 黄瀚文

(来源: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