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垃圾分类工作向“放管服”迈进
垃圾分类关系千家万户。作为全国最早推广垃圾分类的城市之一,我市早在今年初就公布了《南京市2019年城市管理工作实施意见》,明确规定今年将全面推进单位垃圾分类,实现各类党政机关、社团组织、公共机构垃圾分类全覆盖。近日,记者深入高淳区固城街道,探访这里垃圾分类的最新进展。
“户、村、街、站”模式让垃圾分类工作有序
固城街道蒋山社区吴家自然村有160多户,家家户户门前摆放着一黄一绿两个垃圾桶,一个是盛放“餐厨垃圾”,另一个是盛放“其他垃圾”。
固城街道采取了“户分类、村收集、街转运、站处理”的模式进行垃圾分类。固城街道副主任徐贵兵介绍,目前该街道已向居民发放垃圾分类小桶1.8万组,一家两桶全部到位。此外,街道还配备公交化收集站台132座,大桶300组,垃圾收集车135辆,“一辆大型餐厨垃圾收集车每天到村上收集一次,统一送往街道生活垃圾处理站,其他垃圾送往东坝光大垃圾焚烧场处理,餐厨垃圾由街道有机垃圾处理中心处理成肥料。”
“放管服”正助推分类工作驶向快车道
洗洁精、洗衣粉、牙膏、围裙……在蒋山社区,有一家资源利用兑换超市,负责人路玉宝介绍,超市里的各项生活物品,凭“废物”按照《资源利用兑换回收项目表》兑换。在九龙社区资源利用兑换超市里,记者看到不少玻璃瓶和塑料瓶,“这些都是村民根据自己的需要拿来兑换生活用品的,30个易拉罐可以兑换一包黄酒,15个塑料大瓶可以兑换一包盐,35个旧电池可以兑换一瓶洗洁精……”超市负责人杨玉凤说。目前,在固城街道每个社区至少都有一家资源利用兑换超市。
九龙社区东庄自然村正着力打造垃圾分类工作升级版,将垃圾分类工作向“放管服”迈进,助推分类工作驶向快车道。“我们正在尝试将垃圾分类工作打包给第三方,第三方更专业,更有经验,能把垃圾分类做得更好,而我们就将着重细化管理这一块,这也是放管服的一种形式。”社区党总支书记杨义信表示。
据了解,东庄自然村将是固城街道在垃圾分类外包上的首试者和先行者。此前,社区已经多方考察和学习,目前也已经与多家第三方保洁公司接洽,“多中选优,优中挑精,多比较几家总不会错的。”杨义信说。
垃圾分类带动一批居民在“家门口”就业
垃圾分类以来,固城街道就近聘请了一批保洁员和垃圾分拣员,一方面保障了村居环境清洁,一方面也解决了一批人的就业问题。
吴家自然村聘请了两位保洁员,何林花就是其中一位。50岁的何林花此前是在附近村庄、集镇打一些零工。得知村里招聘保洁员,何林花立马报名。“虽然挺辛苦,一个月只有一千多元的工资,但不用东奔西跑地打工了,而且能为自己的村里出一份力,自己也很开心。”何林花说。
“目前,街道总共聘请了160位保洁员和135名垃圾分拣员,他们绝大多数都是来自‘家门口’。”徐贵兵说。
如今,随着垃圾分类系列工作的展开,作为农村垃圾分类试点街镇之一,固城街道处处呈现出一幅古意悠然、风景独好的美丽乡景。
来源: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