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指引(试行)
为加强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规范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和分类处理,逐步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目标,制定本指引。
一、分类种类
1、日常生活垃圾。农户分为可烂垃圾(湿垃圾)和不可烂垃圾(干垃圾)两大类,保洁员将不可烂垃圾进一步分为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和其他垃圾。
2、专项垃圾。特指来自“农家乐”、餐饮店等的餐厨垃圾和单位、居民产生的废弃家具等大件垃圾。
生活垃圾种类 | 特性 | 详细内容及示例 | |
可烂垃圾 (湿垃圾) | 易腐烂、可沤肥 | 农户家庭产生的易腐垃圾,以菜帮菜叶、果皮、蛋壳、茶渣、落叶、树枝、市场肉品、内脏等为主。 | |
不可烂垃圾 (干垃圾) | 有害垃圾 | 对人体健康或自然环境造成 直接或潜在危害 | 废荧光灯管、废药品、废杀虫剂、废胶片及废像纸、废充电电池及纽扣电池。 |
可回收物 | 可循环使用或再生利用 | 1.纸:报纸、杂志、图书、各种包装纸、办公用纸、广告纸、纸箱等。 2.金属:易拉罐、罐头盒等。 3.塑料:矿泉水瓶、饮料瓶等。 4.玻璃:啤酒瓶等。 5.织物:衣服、裤子等 | |
其他垃圾 | 混杂的、受污染的垃圾 | 1.纸:用过(受污染)的纸、纸巾、受污染包装物、纸尿裤、纸杯等。 2.塑料:塑料包装物、塑料膜、编织袋、泡沫包装物、塑料杯、牙膏皮、牙刷、一次性泡沫餐盒餐具等。 3.玻璃:碎玻璃。 4.织物:废、破、脏衣物。 5.除上述垃圾外的其他生活垃圾。 | |
餐厨垃圾 | 易腐烂、含水、油多,盐分含量高 | 蔬菜、瓜果、肉品等下脚料、废弃油脂、剩饭剩菜等。 | |
大件垃圾 | 体积较大、整体性强 | 沙发、床垫等。 |
二、分类流程
(一)日常生活垃圾
采用农户源头分类+保洁员分类收集的“两次四分”方法。
1、农户源头分类
农户家庭配置可烂垃圾收集容器。农户将生活垃圾分为可烂垃圾和不可烂垃圾,将可烂垃圾投入收集容器内。不可烂垃圾可采用桶装、袋装、打捆等方式放置于户内。
2、保洁员分类收集
保洁员定时上门,对垃圾进行分类收集,并将不可烂垃圾进一步分类成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可烂垃圾、其他垃圾宜每日收集一次,有害垃圾和可回收物定期收集或预约收集。农户可将可回收物自行出售。
保洁员上门收集时,应检查分类质量,指导农户做好分类,并做好记录。
保洁员将分类收集的垃圾分别送至指定地点。可烂垃圾送到有机垃圾处理站;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送到垃圾分类收集分拣站;其他垃圾送至垃圾中转站。保洁员可将可回收物自行出售。
3、分类处理
(1)可烂垃圾。农户就近就便喂养禽畜,或由村、街镇有机垃圾资源化处理站采取堆肥、沤肥或生化分解处理机处理等方式处理,也可结合畜禽粪便协同处理。
(2)可回收物。由垃圾分类收集分拣站统一交售给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企业,进行资源化处理。
(3)有害垃圾。集中存放在各区的贮存分拣中心,根据城管部门确定的时间统一送到环保部门许可的危险废物处理企业进行处理。
(4)其他垃圾。由环卫专业单位转运至垃圾焚烧厂或填埋场处理。
(二)专项垃圾
餐厨垃圾、大件垃圾由保洁员等专业人员收集送至村、街镇有机垃圾处理站或垃圾分类收集分拣站,餐厨垃圾进行资源化处理,大件垃圾进行拆解、破碎、分拣和分类。
三、垃圾分类设施
1、有机垃圾处理站。街镇应统筹建设,可“一村一建”,也可“多村合建”,因地制宜选择阳光堆肥房、沤肥池、堆肥场、生化分解处理机等方式对可烂垃圾、餐厨垃圾进行处理。餐厨垃圾宜采用生化分解处理机进行处理。
2、垃圾分类收集分拣站。街镇应配套建设垃圾分类收集分拣站,对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大件垃圾等进一步分拣、拆解、分类和暂存。
四、再生资源回收体系
街镇应通过市场机制组织有实力、有信誉的正规回收企业建立农村再生资源回收网络,利用街镇垃圾分类收集分拣站等固定回收点开展回收服务,同时采取预约、定期及“互联网+回收”等方式进村、入户开展回收,每村有回收服务时间、地点、物品价格、咨询电话等内容公示,方便农户和保洁员交售再生资源物品。
五、工作管理
(一)行政村
1、分类收集。建立稳定的保洁队伍,保洁员定时上门,指导农户分类,并分类收集各类生活垃圾。
2、就地处理。设置村有机垃圾处理站,并做好维护和管理,指导农户做好可烂垃圾就地处理。
3、评比奖惩。每日检查村民垃圾分类投放情况,检查结果量化到户,定期公示检查结果,分别予以不同程度的奖惩。
4、宣传引导。在村庄设置垃圾分类宣传栏、展板、横幅,向村民发放指导手册。组织引导村民参与村规民约、垃圾分类设施配置方案制定。
(二)街镇
1、建设分类设施。统筹建设区域内垃圾中转站、垃圾分类收集分拣站、有机垃圾处理站。
2、建立收运网络。统筹区域内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工作,配备分类收运车辆和人员。建立再生资源回收网点,采取预约、定期及“互联网+回收”等方式进村、入户开展回收。
3、配套保障资金。安排专项经费用于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设施建设和运行,协调保障各行政村垃圾分类经费投入。
4、开展检查考核。街镇成立垃圾分类工作考评小组,制定考核评比细则,每月对各村垃圾分类工作进行检查评比。聘请志愿监督员参与垃圾分类工作评比和经费使用监督。
(三)区
1、建设分类系统。统筹全区城乡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和处理设施的建设、运营管理。合理布局再生资源回收网点,设置区有害垃圾集中暂存点和区垃圾分类贮存分拣中心。
2、加强监督管理。统筹城乡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工作,做好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行的全过程管理,建立检查考核制度,每月对街镇垃圾分类进行检查考核。
3、统筹安排资金。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机构、宣传指导、设施设备、收运和处理等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保障资金投入,明确资助政策,对街镇农村垃圾分类设施建设和运行给予一定经费补助。
4、开展宣传指导。制作发放垃圾分类宣传培训材料,组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对收运人员、保洁员进行培训,组织技术人员指导街镇做好垃圾分类就地处理。
附录
一、垃圾分类设施设备
1、家庭可烂垃圾桶。每户配备1个可烂垃圾桶,也可自备垃圾桶,垃圾桶容量以10升左右为宜。餐饮经营户配备垃圾桶容量以100升左右为宜。
2、家庭堆肥容器。家庭堆肥围护材料可就地取材,也可使用密闭容器(容量50-100升)。
3、公共垃圾分类收集容器。村公共垃圾分类收集容器分为: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可烂垃圾、其他垃圾桶。可回收物容器为蓝色,有害垃圾容器为红色,其他垃圾容器颜色为灰色,可烂垃圾容器颜色为绿色。
4、阳光堆肥房。屋顶安装透明玻璃,房内安装通风管道、渗滤液管道,使用活性炭除臭,地面下建渗滤液池,通过微生物菌好氧发酵制作有机肥。多“格”式阳光堆肥房,每个“格子”可分别用于可烂垃圾堆肥、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暂存。
5、沤肥池。可以一个自然村建一个沤肥池,沤肥池底部、四周砌筑,顶部有盖,通过自然堆沤发酵,转化成有机肥。
6、餐厨垃圾处理机。处理机采用密闭式发酵容器,使用专用菌剂和辅料,通过高温微生物发酵,可在24小时内全部降解转化成有机肥。村可设100-200公斤处理机,街镇可设500-1000公斤处理机。
7、堆肥场。堆肥场采用条垛堆肥,使用人工或机械翻堆,自然通风,发酵转化成有机肥。村堆肥场宜使用简易堆肥技术,街镇堆肥场日处理能力宜小于50吨/日,场址应满足恶臭物质卫生防护距离的要求。
8、垃圾分类收集分拣站。场地面积宜500平方米以上,能够室内作业,可结合垃圾中转站进行设置,配置称重、拆解、分拣等设备,对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大件垃圾等进一步分拣、拆解、分类和暂存。
二、垃圾分类标志
生活垃圾的分类标志应符合《环境卫生图形符号标准》(CJJ/T125)的相关规定。分类标志颜色宜采用蓝色(PANTONG 647C/U)、白色k0为基本色;分类标志的中文字体宜采用大黑简体,英文字体宜采用Impact体,文字颜色应和图形标志颜色统一,以蓝色和白色为基本色。
垃圾分类标志说明表
序号 | 名称 | 分类标志 | 说明 |
1 | 可回收物 | ![]() | 由箭头组成封闭的三角形,表示适宜回收和资源利用的垃圾,包括纸类、塑料、玻璃、金属、织物等 |
2 | 有害垃圾 | ![]() | 红色×特指有害垃圾,表示含有害物质,需要特殊安全处理的垃圾 |
3 | 其他垃圾 | ![]() | 和可回收标志对应,表示污染的、混杂的其他垃圾 |
4 | 可烂垃圾/餐厨垃圾 | 可烂垃圾 Compostable | 表示易腐垃圾,主要包括食材边角料、剩饭剩菜等 |
5 | 大件垃圾 | ![]() 大件垃圾 Bulky waste | 表示体积较大、整体性强的垃圾 |
来源:南京市城市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