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95后、00后开始接管黎明前的街道,他们带来的不仅是年轻的力量,更是对职业尊严的全新诠释——那些被汗水浸润的晨曦,终将照亮一座城市的文明底色。
95后环卫人梁礼新
当城市还沉浸在凌晨的睡梦中,28岁的梁礼新已驾驶着新能源机扫车驶入鼓楼区凤凰街道。蓝色工装袖口露出年轻人特有的利落劲儿,双手熟练操控着车载扫盘系统,车辆沿着既定路线缓缓行进,吸拾装置发出轻柔的嗡鸣——这是属于新一代环卫人的工作交响曲。
每日凌晨三点至七点的首班作业中,他需要清扫15公里主次干道。车灯划破薄雾时,旋转扫盘将落叶归集吸吮,高压喷雾瞬间压制浮尘。曾在工地历练一年的他坦言:“相比户外高空作业,这份工作更能体现科技与人性的结合。”正午十二点的二次出勤,他迎着烈日清理人行道缝隙,新能源车辆特有的低噪音让清扫过程丝毫不扰市民午休。
最让他沉醉的是清晨七点的收获时刻:看着整洁的街面迎来第一批通勤者,梧桐树下再无飘飞的塑料袋,柏油路面反射出清爽的晨光。“每扫净一段路,就像为自己热爱的城市绣上一道金边。”工作服背后的反光条在曙光中闪烁,如同这个时代赋予年轻劳动者的勋章。
入职虽不足月,梁礼新已找到自己追求的人生价值:“环卫不是扫大街那么简单,而是用科技让城市更体面。”
00后夜扫人朱新奔
深夜十点,当霓虹渐熄,23岁的朱新奔开启了他的守护时刻。新能源三轮水车的嗡鸣声划破夜幕,这位鼓楼管养集团年轻的“新环卫人”,正和他的师傅搭班沿着华侨路至云南路的八九公里环线开始夜间保洁作业。
高压水枪冲洗道牙溅起银亮水花,机械扫盘与竹扫帚交替起舞,在先锋书店的暖黄灯光下,在脑科医院的白墙边,留下了两代人专注工作的剪影。
与老师傅搭班的八小时里,他们形成奇妙默契:老师傅用经验处理顽固污渍,小朱用巧劲清理绿化带死角。当时针指向凌晨六点,三轮车驶过广州路最后一段弯道,汗水已浸透橙色工装。但当晨光熹微中,看见第一批上班族踏着光洁的人行道走过,当早点铺老板对着焕然一新的街面露出笑容,疲惫便化作相视一笑的成就感。
作为首批踏入环卫行业的00后,朱新奔的话语朴实却有力:“总要有年轻人扛起这面旗。”在他眼中,环卫工作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体力劳动,而是用科技与青春守护古城风貌的新征程。守护六朝古都的容颜不仅是工作,更是一代新人的责任与浪漫。
这群95后、00后夜扫人正用自己方式书写责任,让六朝古都的每一次黎明都沐浴在整洁的晨光中。
在“碳中和”的大背景下,鼓楼城市管养集团积极响应绿色环保要求,着重推进新能源环卫设备的更新迭代,加速新能源环卫车对传统环卫车的替代。近期,新添了一批新能源“利器”,包括2吨小型机扫车7辆、小型水洗水扫车26辆、4吨垃圾收运车15台以及皮卡捡拾车10台。这批新设备的投用,进一步提升了环卫作业效率,推动绿色低碳运维,为鼓楼区城市环境优化注入新的动能。
未来,鼓楼区管养集团还将继续探索环卫工作的新方法、新路径,以新环卫的高效与细致,持续推进绿色低碳转型,为打造更美好的城市环境贡献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