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我市今年初确定的40项民生实事任务正陆续交卷。其中,“新增5000个停车共享泊位”这项民生实事任务已经提前交卷。
来自市城管局的数据显示,截至11月底,我市今年又新增了5045个共享泊位。其中,既有省级党政机关办公场所打开院落大门进行泊位共享,也有我市其他机关事业单位努力挖掘实现“应共尽共”;既有围绕医院、学校、商圈、景点周边等打造的共享场景,也有新建道路停车泊位的“应划尽划”。
在全力破解城区停车难时,我市也将“解题思路”向城郊地铁换乘区域、涉农区域等延伸,始终印证着著名主持人白岩松评价南京破解停车难的那句话:替老百姓办实事,方法一定比困难多。
相关数据显示,近三年来,我市已向市民提供了14.1万余个共享泊位。
持续加码,景区、商圈、医院等停车难不断缓解
进入大行宫地下停车场的负二层,就会看到一个个蓝底白字的“共享泊位”,共计270个。在该停车场入口处及场内墙体等显著位置,均张贴了共享停车区域指示标识,而在长江路等“总统府”景区周边道路也设置了前往该共享停车场的道路指示牌。“随着此处停车场共享泊位的打造开放,市民及游客前往‘总统府’景区方便多了。”玄武区城管局相关人士介绍,近年来,随着南京旅游持续升温,景区及周边停车资源紧张、交通不畅等难题随之而来,为缓解“总统府”景区停车难问题,他们联合交警、属地梅园新村街道及“总统府”景区,合力挖掘景区外围停车资源,最终将停车面积达2万平方米的大行宫地下停车场打造成了“总统府”景区共享停车场。
“针对部分区域‘先天不足’的资源配置问题,城管部门始终积极探索停车资源共享亮点工程。”市城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治理热门旅游景区及周边在大客流期间的堵点,在挖掘更多共享泊位时,城管部门还不断加强与文旅、公安交管部门沟通交流、现场调研走访、后台数据对接,推进钟山风景区、雨花台风景区、牛首山文化旅游区、栖霞山风景区等点位与“南京文旅”数据互通,方便外地游客查询景点周边停车场地理位置、开放时间、收费标准以及停车舒适度,以打造更加舒适的旅游环境。
商圈、医院、学校、小区等停车难题的破解也始终在加码——
据介绍,鼓楼区二板桥区域有白云亭小区等老旧小区,以及南京市公安局鼓楼分局等办公单位,周边仅有二板桥道路泊位62个,停车需求缺口较大。为缓解该片区“停车难”,鼓楼区城管部门积极与白云亭文化艺术中心沟通协商,拿出40个泊位进行共享;建邺区凤栖苑小区周边有滨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莺歌苑小区、南湖二中和茶南菜场等,停车需求难以满足,导致设为单行道的凤栖路路段违停严重,为此,建邺区依托凤栖苑人防停车场,开放了全时和错时共享泊位共计46个,有效缓解周边道路机动车乱停乱放难题;栖霞区为缓解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就医停车难以及和燕路快速路拥堵问题,协调了华电科技园开放内部150个泊位,向医院职工提供包月服务,腾出医院停车空间方便患者停车……
主动作为,省级机关单位争相打开停车大门
不再需要每天到处“打游击”找车位,也告别了每个月“吃”几张违停罚单的“心塞”……住在宁海路华新巷小区的张超因一个小小的共享泊位,告别了停车大烦恼。
张超居住在华新巷小区已有20年时间,2009年买车时,小区的停车位还勉强可以满足业主需求,但近些年来,机动车数量的激增让这个老旧小区的停车位“一位难求”。他下班稍微迟一点回家就必须在小区外四处找车位,而宁海路等附近道路的停车泊位非常少,无奈之下就抱着侥幸心理违停在路边。为此,这几年他每年要“吃”几十张违停罚单。随着距小区不远的省教育厅打造开放8个共享泊位,张超终于告别了停车难的烦恼。“每月只要交150元,每天下班后就可以打车停进去,太方便了。”张超说。
如省教育厅一样,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省级机关单位主动作为,打开了院落大门,方便了越来越多的百姓——
据介绍,在南京市、区两级机关事业单位示范先行、开放院落的基础上,2023年10月起,省机关事务管理局牵头成立工作专班,全面推动省级党政机关办公场所资源适度对社会开放共享工作。省住建厅、省财政厅、省发改委、省教育厅、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等13个省级机关率先将一批地上停车位向周边居民开放,并纳入南京市停车资源组成部分,由属地城管部门统一管理,目前共享车位已全部完成申请。今年10月,我省又制定了省级机关全面落实停车共享实施方案,召开省级机关院落全面开放推进会,推动省本级具备开放共享条件的39个院落停车场,按照不少于20%的要求全面开放,同时依托南京市城管局开发的“宁停车”微信小程序,增加“省级机关共享停车”专门端口,链接所有省级机关共享停车的地址,实现共享车位信息发布及申请、审核、缴费等线上办理。
盘活闲置地块,城郊地铁换乘区域停车秩序好转
近年来,在推进停车资源共享工作中,市城管局始终以问题为导向,有针对性地提升停车服务。在考虑郊区与主城的换乘地铁站停车需求明显后,市城管局今年着力指导各郊区城管部门进行机动车停放和非机动车秩序“两手抓”。
浦口区结合浦口老城城市更新,巧抓龙华路、白云巷等地块建设“空档期”,建成了2处公共停车场,新增停车泊位200余个。为满足非机动车停放需求,在新建停车场内均增设1000余平方米的非机动车停放功能区,预留了车辆进出独立通道,并设置了一定数量的智能充电桩。目前,两处停车场使用率长期稳定在93%以上,非机动车停放量约800辆,赢得市民及周边商户的一致认可。在释放源头增量的基础上,浦口城管还不断推动治理和服务下沉。针对地铁、医院、农贸市场等停车矛盾较大区域,通过“交警+城管”“人防+机巡”“劝导+执法”,常态化开展停车乱象专项整治。同时,对紧邻龙华路地铁站周边的支路街巷实行收费管理,利用价格杠杆引导车主“短停快走”,不断提升市民规范停车、文明出行的社会意识。
六合区围绕S8号线龙池地铁口开展非机动车停放区域“查漏补缺”,配置消防器材,加强日常跟踪管理,新增了8处150平方米非机动车停放区域,可停放非机动车约200辆。
为避免地铁口出入口前非机动车占道停放影响市民正常通行,高淳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经实地调查后,按照“合理、应划尽划”原则,在地铁S9号线沿线规划了非机动车停放区域80余处,共计1800平方米。之后又积极挖掘周边微小空地、边角地资源,增设非机动车停放区域110余处,共计700平方米。同时,抽调执法队员长期驻点,带领非机动车管理员不定时开展巡查,整理不规范停放非机动车,确保“入位、顺向”停放。
D多措并举,“涉农区域”停车体验感大大提升
我市在持续破解城区停车难题时,今年也着力解决涉农区域的停车难。得益于此,浦口区桥林街道居民停车体验感大大提升。
据介绍,浦口区桥林街道总人口约7万人,其中,老城明因寺社区常住人口达3.68万人,但社区原有公共泊位只有120个,其中,长桥路作为老城区核心道路,沿线聚集了学校、农贸市场、商业街、零散楼栋及安置小区,人口密度大,停车矛盾尤为集中。“不宽的马路两侧停了两排车,还有非机动车‘见缝插针’停放,此前多年,每天上午10点前,因来往农贸市场的人较多,别想着能顺利开车从这里通行。”在长桥路经营餐饮的赵先生告诉记者,因车辆通行太困难,不仅汽车鸣笛声此起彼伏,争吵也是不断。“一番管理上线后,现在这里终于清静不少!”赵先生表示。
赵先生所谓的“一番管理”包含多方面:一方面,这里利用“村前屋后”空闲地块、路边街角等零星资源,实现共享停车场的“能建则建”,同时施划道路临时停车泊位,通过对基础设施的微更新提升了空间利用效率;另一方面,街道、社区充分调研,广泛征询周边居民意见,把停车服务前置,调动居民共建共享的积极性。“我们不仅对停车泊位施划进行意见征求,还对停车收费的政策进行宣贯,包括收费标准和用途等,同时召开居民议事会,在小区、零散楼栋进行收费政策公示,开展沿线商户的上门工作,提供包月优惠,多渠道听取群众意见后才逐步推动停车收费工作,取得了群众认可。”桥林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办相关负责人表示。
记者在长桥路现场看到,道路沿线两侧均施划了标准停车泊位,并以绿底白边的显眼色块划定了多个非机动车停车区域,道路上方还设置了高清摄像抓拍探头;在与长桥路相交的西街路南端,有一个崭新的硕大停车场,共打造了146个泊位,白天时段0.5元/15分钟;夜间时段1元/小时,对于沿街商户及附近小区居民实施的包月价格为120元/月。而在长桥路的公厕、幼儿园等门前,曾经杂草丛生的空地在实施硬化后,均因地制宜施划了停车泊位。据统计,截至目前,桥林街道这一涉农区域内已建成多个公共停车场,累计增加了957个停车泊位,另外,还施划了340个道路停车泊位。为进一步规范停车秩序,这里还充分发挥基层“警网融合”优势,让执法力量到网格社区,通过联勤联动提高违停执法效率。“停车不难了,群众的投诉也少了,今年以来,停车秩序类群众投诉率降低了80%。”浦口区城管局相关人士介绍。
【短评】
小小停车位“享”出大智慧
顾小萍
在城市的快速发展中,停车难问题长期困扰着城市管理者与广大市民。在破解这一民生难题上,南京以切实行动展现了智慧与担当,从“应共尽共”“应划尽划”到“能建则建”,不仅为市民提供了实实在在的便利,也真正做到了资源的高效整合与利用,为全国其他城市提供了可借鉴的范例。小小停车位背后,折射出的是城市治理的大智慧。
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是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的内在要求,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回顾过去三年,南京已累计向市民提供了14.1万余个共享泊位,这一数字背后,是无数次的调研、规划与实施,是城市管理者对民生问题的持续关注与努力,更是新时代对特大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探索实践。
应该看到,南京市在解决停车难问题时,没有局限于传统思维模式,而是不断尝试新的方法路径。例如,将解题思路延伸至城郊地铁换乘区域和涉农区域,这一举措不仅体现了城市管理者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深刻理解,也是南京在破解停车难问题上能够不断取得新突破的关键所在。
正如白岩松所言,为老百姓办实事,方法一定比困难多。只要心中有民、勇于担当、善于创新,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难题。展望未来,南京共享停车创新实践还将继续坚定前行,以智慧为笔,以民生为纸,绘就一幅幅更加和谐美好的城市发展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