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南京市城市管理局网站

南京市城市管理局

当前位置:首页 > 部门动态

既重“面子”也重“里子”,网友见证六合环境面貌整体提升
责任编辑:  文章来源:南京市城市管理局  发布时间:2024-10-21 09:45  阅读次数:显示稿件总访问量

最近,南京市城管局邀请网友,来到六合区开展观摩活动,共同见证了这里停车管理的规范有序、公厕设施的贴心便民、以及垃圾分类的智慧精细。每一步都彰显着城管对“面子”“里子”并重的城市哲学。

三步走”,地铁口从“投诉点”变“点赞点”

上午,网友们来到S8号线六合龙池地铁站。这里每天早高峰时段有近1.2万人在这里换乘轨道交通或公共交通工具前往主城区。只见车辆一字排开,醒目的提示牌提醒人们规范停车,施划的非机动停车线清晰明了,不时有城管人员和志愿者穿梭在车辆间规整停车秩序。

而在过去,这里每天早上,电动车、自行车常常是塞得满满当当,阻碍行人交通。为解决非机动车停车难问题,六合区按照“三步走”进行了优化整治:

第一步,对龙池地铁站非机动车停放区域“查漏补缺”,在合理区域划定非机动车停车线,设置禁停指示牌。2024年以来,累计出新非机动车泊位40处,非机动车停放线施划面积约1000平方米。通过优化布局的方式,新增非机动车泊位8150平方米,目前,整个片区可停放非机动车约2000辆;第二步,由城管队员日常巡查、管理人员现场引导、共享电动自行车企业运维监管,实现多方“共建共治共享”;第三步,联合轨道交通执法部门、地铁运营单位共同开展地铁站周边停车秩序管理,明确非机动车各自管理区域与职责,优化非机动车施划布局。为防止停放的电动车意外失火,停车区域内还配置了消防器材。

在城管部门的用心治理下,这里已成功从过去的市民“投诉点”转变为“点赞点”。

公厕适老化适幼化改造,便民设施暖心升级

增进民生福祉,从托起“一老一幼”的幸福做起。经过适老化、适幼化提升改造后的公厕,不仅方便实用,更显人文关怀,也体现了一座城市的温度。六合峨嵋公厕便是这样一处经过改造后,便民设施暖心升级的公厕。

该公厕位于机场路峨眉公园内,是周边居民早锻炼、晚纳凉的主要场所。走进公厕,每个隔间内都装有无障碍扶手,在“第三卫生间”内,挂衣钩、扶手、紧急呼叫器等便民设施一应俱全,传统的坐便器还被替换成智能马桶,洗手台装上了柔性防撞角,水龙头则从旋钮式变为感应式,门口还增设了休憩座椅、助行器和手杖,更大程度地方便残障人士如厕,厕门则是外开式带自闭感应功能,可以及时发现并救治如厕摔倒人员。同时,卫生间内的儿童坐便器、婴儿安全椅、婴儿尿布台等为“宝爸宝妈”提供了更多便利。

为切实关注“一老一小”两类群体,20247月初,六合区在前期实地调研、专家征询、细化标准等准备工作后,按照“一厕一方案”原则,对峨嵋公厕、汪家巷公厕实施适老化、适幼化改造。经过通行安全、完善设施、拓展功能、服务优化、升级管理等五大改造,两处公厕于20247月底重新对外开放。

据统计,南京自2017年启动“厕所革命”以来,已累计完成1200余座城镇公厕、2200余座农村公厕的新改建任务,并吸纳1100余座社会公厕加入厕所开放联盟。2024年,还将继续新改建32座城乡公厕,同时开展56座公厕的适老化、适幼化改造,不断提高公厕的便民服务水平。

商户刷卡投放厨余垃圾,精准溯源防混投

一直以来,集休闲娱乐、餐饮美食为一体的商业综合体是垃圾“生产大户”,也是垃圾分类的薄弱环节。然而,走进位于六合雄州街道龙湖天街负一楼的垃圾分类收集点,则是另一番景象。

在这里,商家投放厨余垃圾需要先刷脸或刷卡,然后经过智能称重才能投放,垃圾的重量等相关信息全部被采集。如有垃圾混投情况也能及时精准溯源,以此督促商户自觉分类投放。一旁的洗桶区、暂存区运行规范有序。位于商场一楼入口处的垃圾分类互动体验区,深受周边小朋友们欢迎。这里设有以垃圾分类为主题的学生绘画展示区、垃圾分类游戏区等,是一处宣传和寓教于乐的好去处。

美好整洁的家园,需要大家共建共管共享。”在当天网友观摩活动之后的交流座谈会上,网友们对六合区的市容市貌给予高度认可,也纷纷表示将会呼吁身边的人一起响应倡导、做好垃圾分类。

还有不少网友积极发言,围绕城市治理领域提出建议。有网友表示,可以尝试打造更多类似像金银街、乐乐街的网红打卡点,来吸引和分流来宁游客;也有网友建议增设、优化热门景区景点的停车资源,方便外来游客停车;还有网友提出垃圾分类可以再增加一些互动体验的功能……

不管是“面子”还是“里子”都关乎老百姓的日子,城市整洁、环境舒心,城管用心用情合力托起市民稳稳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