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每次下班回来迟我就犯愁,小区转了一圈又一圈,就是找不到停车位。现在这种靠提前抢占车位的现象,终于有了实质性的缓解。”昨日,家住建邺区沙洲街道莲花北苑小区的居民张海生下班回家,直接把车停靠在家门口新建的停车场里,从家到停车场只有100米的距离,十分便捷。而就在几个月前,张海生回家停车还得靠“抢车位”来解决。
沙洲街道是典型的多元化、多层次结构,辖区涵盖高新区和CBD两大园区,以江山大街为界,北部6个社区以中高档商品房为主,总人口17万人,南部6个社区是全市最大的保障房片区之一,总人口10万人,停车供需矛盾突出是引发“停车难”的直接原因。
以莲花北苑小区为例,小区车位租用率达100%,但目前在物管处登记需要租赁车位的业主有约500人,预估车位空缺量在800至1000个。由于车位严重不足,小区经常出现车辆占用消防通道、无序停车阻碍通行等乱象,甚至有居民因争抢车位引发矛盾冲突。
了解到居民诉求后,由街道党工委牵头组织相关部门、城市治理公众委员围绕停车治理难题建言献策。经讨论达成共识:一方面,提升空间利用效率,把闲置地块、路边街角的空间利用起来,增加停车场地,合理施划车位;另一方面,依托“同城共筑”、结对共建等方式,引导机关、事业单位等主体停车位错时向社会开放,缓解停车压力。
目前,街道相继在莲花北苑附近边角地建造公共停车场,新增绿荫停车泊位62个、室内立体停车泊位250个;在莲花南苑东北角和警务站旁建设停车场,新增停车泊位351个;在顾家村小区街旁绿地新增设15个停车泊位,累计增加678个停车泊位。
城区停车难,是城市快速发展带来的烦恼之一。近年来,建邺区一直把破解“停车难”作为民生实事重点推进,通过利用闲置土地、优化错时停车机制、盘活资源存量、改造绿化等方式,以市场化运作打造智慧停车产业生态圈等模式,探索建立“全模式停车综合治理体系”。去年以来,全区累计释放停车泊位5381个。
除了供需不匹配,停车场数据不联网、不互通、不透明,价值挖掘不足,导致车位周转效率低下也是造成城市停车难的另一原因。如今,在建邺,一个“智慧停车大脑”应运而生。走进区智慧停车指挥大厅,实时泊位监控、今日停车流量、车辆进出场数据及缴费情况等诸多数据一目了然,尽收眼底。如今,工作人员只需要打开智能停车大数据平台,就能知道全区停车泊位的运行情况,并及时通知各停车泊位上的收费员,合理调配管理力量。
“智慧停车、数据调度这些举措,就是让数据跑到人前面,为广大市民更便捷舒适停车而服务。收费员收钱不给票,截留停车款的现象也将成为‘过去式’。”建邺区城管水务集团董事长韩中华说。与此同时,集团对全区近6000个路侧泊位实施高位视频智能化改造,计划2024年完成交付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