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南京市城市管理局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部门动态

回望2022年全市城市治理工作——用“绣花功夫”织就百姓幸福生活
责任编辑:  文章来源:市城管局  发布时间:2023-03-07 09:41  阅读次数:显示稿件总访问量

建邺打造的定康街“和里·和你”美丽街区

鼓楼现已设置6座城管服务综合站点

雨花台区“雨城蓝”志愿服务队开展捡拾垃圾活动

栖霞龙潭街道建成的垃圾分类数字化转运中心

无论是“烟火气”十足的精品街巷,不断创新的垃圾分类新路径,持续拓展的停车资源,还是公众积极参与实现城市治理共建共治共享,回望2022年全市城市治理工作,处处可见城管人用“绣花功夫”织就的城市品质和百姓幸福生活。

以绣花功开展微整治,焕发街巷新活力

2022年,全市通过微更新、微整治,让200条街巷旧貌换新颜,其中25条街巷为精品街巷,同时由点及面、连线成片,打造了小西湖、定康街和里两个美丽街区。

秦淮区城管局牵头夫子庙秦淮风光带管委会,结合“美丽街区”创建,以精细化网格制度为抓手,从停车管理、街面秩序、门前三包、沿街店铺门头店招等切入,进一步提升大四福巷市容环境。

建邺区城管局以美食餐饮、沉浸式体验、休闲娱乐、服务配套为组合,打造定康街“和里·和你”美丽街区,将“河狸Baby”“和里先生”等IP形象融入街区整体空间,以场景体验、故事感知、情感共鸣等形式,提升消费者体验感。

浦口区城管局完成10条背街小巷环境整治、新建4个“口袋公园”、30公里绿道等一批民生实事,给居民提供了更高品质的生活环境。

以新思路探索实践,走出垃圾分类新路径

玄武区城管局积极做好垃圾分类争优除差工作,除差小区数达到54个、“差级”小区比例降至10%以下,组织开展10场“垃圾分类新闻发布会”、82场“垃圾分类志愿者”活动。

栖霞区城管局探索建设有害垃圾全链条智能收运体系,在全区412个小区和2000多家单位配置有害垃圾收集容器,7处区域收集点使用碳钢结构云仓,设置各类密封箱、防爆罐等存储设备,以及监控摄像、通风换气、防雷接地等设施,优化了有害垃圾收集、分拣、入库、贮存等前置业务环节,有效解决有害垃圾收集处置难题。

六合区城管局推动“学法免罚”,探索垃圾分类执法新方向,在垃圾分类违法案件执法过程中,对于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首次违法或者轻微违法行为,商户可以通过参加学法活动免除处罚。

以建管融激活有限资源,打造停车共享新生态

按照构建“一网统管、一图总览、一表总计”停车资源共享管理新模式,我市坚持在停车资源共享“建、管、融”上持续发力,新增3.1万余个共享泊位。

溧水区城管局深度挖掘全区共享停车资源,去年新增共享泊位共计2472个,探索以第一初级中学为试点,通过建设配套停车场,预计增加150个停车泊位,与区级二级平台联网接入,家长可以通过内部通道接送学生,缓解周边道路停车压力。

江宁区城管局坚持国有引领、社会参与、错峰共享,新增各类共享停车泊位1475个,通过升级智慧停车功能,打造余量显示、实时共享、自动缴费等应用场景。

江北新区沿江街道创新停车融合共享模式,优化地铁三号线沿线整体停车秩序,以“科技手段”为支撑,设置剩余车位计数器,加装智能监控107台,一车一闸、进出有序、取证监管;以“分区扩容”为基础,设置市民非机动车、共享单车专属车位,新增车位9500个,共计停放2.4万辆。

以公众参与织好联络网,绣出城市治理新画卷

雨花台区城管局致力于实现城市治理共建共治共享,通过做强“公众委员进社区”品牌,邀请公众委员参与城市治理系列活动37场,吸纳群众意见建议50余条;做优“雨城蓝”志愿服务品牌,壮大志愿服务队伍,现有城市治理志愿者8464名、单位会员60家,开展志愿服务活动303场,共计参与1300余人次。

鼓楼区城管局在省人民医院、鼓楼医院、儿童医院等周边设置6座城管服务综合站点,集市民投诉求助、爱心驿站、执勤卡点与党员志愿服务、宣传教育等功能于一体,增强人民群众参与感、获得感、幸福感。

高淳区城管局深化网格体系建设,以现有42个综合、专属网格为基础,优化网格布局,加强网格人员配备,践行“1234”工作方法,提升网格化管理能力。该区标准化经验已被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纳入典型案例。

(来源: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