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南京市城市管理局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部门动态

十年“绣花功”,城市更靓更暖更智慧
责任编辑:  文章来源:南京日报  发布时间:2022-10-13 11:19  阅读次数:显示稿件总访问量

全市城区主干道机械化清扫率达到100%、郊园区主次干道达到98%以上;全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达到8010/日,餐厨、厨余集中处理能力达到2150/日;全市机关、企事业单位面向社会共享11.2万余个泊位……用绣花功夫推动城市治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城管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管理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深入落实省市决策部署,不断转变工作理念、创新工作思路、探索管理模式,持续推进城市管理法治化、规范化、精细化进程,努力实现城市管理的新跨越、新发展。 

下足绣花功夫

城市环境功能品质显著提升

破解难点、疏通堵点、消除盲点,十年来,全市城管系统秉持匠心,全方位提升城市环境品质。

我市环卫作业精细化水平大幅提升,持续创新环卫保洁模式,全市城区主干道机械化清扫率达到100%、郊园区主次干道达到98%以上。

环卫设施建设也取得了重大进展,十年来,我市聚焦“无废城市”目标,全力提升生活垃圾末端处理能力,建成运行江北焚烧发电厂等一批重点工程项目,全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达到8010/日,餐厨、厨余集中处理能力达到2150/日,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

行走大街小巷,城市颜值十年间不断焕新。据介绍,十年来,我市坚持“一巷一策”,探索完成分级管理、自治联盟等模式机制,在保留历史风貌和街巷肌理基础上,注重赓续文脉、与古为新,通过“小规模、渐进式”微更新,全面整治提升了以大板巷、南湖东路为代表的2305条背街小巷,让城市更有底气、温度,更加整洁和安全。 

高效落地民生实事

停车、如厕都有新体验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十年来,全市城管系统始终坚持这一发展理念,高效推进各项民生实事落地。

垃圾分类工作全域深入实施——坚持“党建引领、政府推动、全面发动、全民互动、部门联动”工作模式,全市5483个小区、48个涉农街镇、606个行政村、7387个自然村,垃圾分类收集实现全覆盖,居民参与度、体验感不断提升。

市民停车获得了全新体验。积极回应群众关切,统筹推进停车资源共享,截至今年8月份,全市机关、企事业单位面向社会共享11.2万余个泊位,有效提高存量车位利用率、缓解停车矛盾。

“厕所革命”全面深入推进——自2017年起,全市累计新改建城镇公厕1165座、农村公厕2128座,超过每个行政村2座公厕、建成区每平方公里4座公厕的标准,同时吸纳902座社会厕所加入厕所开放联盟,有效补充城市公厕服务能力。

执法队伍建设取得全面进步——全市城市管理执法8大类、57项、226个子项规范裁量实现全流程管控。在全国首创集“感知、分析、服务、指挥、检查处理”五位一体的“城管执法精靓系统”,执法工作和执法监督效能有效提升。渣土运输监管更加规范。建立联合监管机制,加快老旧渣土车更新进度,截至2019年底,全市淘汰老旧渣土车5512辆,实现全市在运渣土车100%更新。

城市管理应急保障能力明显增强——按照“保民生、保畅通、保秩序、保安全”目标要求,科学高效组织扫雪防冻工作,打造南京“一夜雪无”城市名片。

科技赋能

城市管理越来越聪明

十年来,全市城管系统紧紧围绕城市管理发展新要求,积极探索 “数据决策、数据管理、数据创新”管理方式,助力城市管理提能增效。2017年,我市率先在全国建立覆盖市、区、街三级的数字化城管系统,并在“一网统管”的整体框架下,2021年建成南京市城市管理大数据平台。市民群众诉求响应及时。依托数字化城管系统,坚持精准采集、精细处置、精心核查,实现12319城管热线工单回复率100%2012年至今,数字城管平台共受理各类城市管理问题约329万件,结案率100%,满意率90%以上。

新五年,

南京城管这样干!

一流城市要有一流管理。对于一座舒适惬意的城市而言,管理比建设更重要。未来五年,南京城市管理又如何为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的生活“加分增色”? 

未来五年,我市将突出精准精细管理,推动城市颜值内涵再上新台阶。将进一步加强环卫作业管理,至2025年,主城区道路机械化综合保洁率、优良率达到95%,郊区(园区)达到90%。持续组织精品街巷打造、美丽街区创建。至2025年,市级精品街巷达标率10%以上,每个区创建1—2个美丽街区。 

将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推动环卫基础设施实现新突破。至2025年,全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38%以上、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到75%以上、垃圾分类集中处理率达到95%以上。健全特大城市生活垃圾收运处理体系,全面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转运、处置设施建设。至2025年,全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达到12000/日,餐厨垃圾集中处理能力达1450/日,家庭厨余及其他厨余垃圾集中处理能力达1700/日。

将厚植城管为民情怀,推动城市管理服务谱写新篇章。通过警网融合管理、智慧停车系统建设、老旧小区停车模式创新等措施,持续提高停车管理效能和便民服务水平;推进渣土智慧监管平台建设,实现渣土运输全过程全时段监管。结合城市发展和城市更新,全市规划新增公厕404座,改造升级公厕173座,全面提升市民群众“如厕”体验。完成南京城管大数据运行管理平台建设,打造城市智慧管理“一张图”,为企业和市民提供更优质的政务服务。

(来源:南京日报)